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小编 24 0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导读: 根据《明史》记载,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之后,虽然在南京登基称帝,但他一直想将国都迁回做燕王时的封地,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从永乐四年(1406)开始,朱棣就派大臣和工匠在北京扩建城池和宫殿,准备将来迁都之用,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城和紫禁城才全部竣工,前后耗时14年。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根据史料显示,天安门就是在此时修建而成的,只不过在明朝时期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承天门。据说这个名字是朱棣亲自取的,有“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意思,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棣是在告诉世人:他是真命天子,做皇帝是天意。

清朝建立之后,虽然仍以北京城为都城,紫禁城为皇宫,但里面很多建筑和宫殿的名字并没有延续明朝,而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比如紫禁城的三大殿,在明朝时分别叫: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清朝则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据史料记载,位于紫禁城外的承天门,在明末清朝的战火中损毁,到了顺治八年,皇帝下旨重修此门。城门修好之后,顺治皇帝亲临现场查看,大臣请皇上赐名,顺治思考良久后起名“天安门”。他解释说,清朝取代明朝,是上天的意思,现在天下太平,朕要励精图治,安邦定国,所以取名“天安门”。

从清朝末年,英法联军第一次攻占紫禁城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天安门遭受了数次战火的摧残,残破不堪,虽然新中国成立后进行过几次小规模的维修,但只是表面的粉刷并没有对建筑整体进行重修。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就这样又过了二十年,到了1969年,河北邢台发生了大地震,虽然北京距此有数百里之遥,但仍然震感强烈,包括天安门在内的很多古建筑受损严重。眼见天安门已经摇摇欲坠,在得到上级领导同意后,相关部门决定对天安门以及城楼进行大规模维修。

当年的《人民日报》特意报道了此事,并且记载了当时发生的一件大事。当时一位负责维修城楼顶部琉璃瓦的工人,在揭掉旧瓦时发现,有一块瓦片与其它瓦片都不一样,显得很是古怪。当他上前揭开瓦片后,赫然发现下面竟然埋着一个小木盒子,看上去非常精美,绝非寻常之物。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工人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向下面的领导大喊:我这里有异常发现,快点叫人上来支援。现场负责人听说之后,上去查看后认为应该是珍贵的文物,于是就报告了文物部门。

文物专家赶到后,经过仔细查看,确定琉璃瓦下埋着的是一个金丝楠木盒,非常珍贵。打开盒子后,专家发现里面放着黄豆、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五谷,除此之外还有一块珍贵的红宝石和少量的朱砂。这个盒子是谁藏在城楼顶上的?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历史专家解释说,在明清时期,皇帝在祭天之时,都要用到五谷,称为“五彩粮”,从楠木盒以及里面的“五彩粮”来看,应该是某位皇帝在祭天之后,将它们埋在了天安门城楼之上,有敬奉上天之意。

专家表示,紫禁城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长达600年,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和无法解释的谜团。你知道哪些关于紫禁城的故事和谜团吗?

参考文献:《明史》、《清史稿》

趣说北京|历经两位皇帝两次重修,现在的天坛原来是乾隆皇帝的手笔

时隔嘉靖皇帝登基230年后,到了公元1751年,天坛迎来了第二次的重大变革。艺术修养极深的乾隆皇帝对嘉靖皇帝的修改也不甚满意。于是,决定按照自己心目当中的天坛进行全面改造。乾隆皇帝又具体改造了哪里呢?今天,就让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建筑历史研究室研究馆员李卫伟揭晓谜底。

乾隆皇帝到了天坛祭祀的时候,他对天坛也产生了几点不满。首先,嘉靖皇帝的“得意之作”大享殿的三色屋顶,让乾隆皇帝觉得不庄重典雅。他将原先三重檐的上青中黄下绿,统一改为蓝色琉璃瓦,并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乾隆皇帝画像 作者供图

祈年殿琉璃瓦的蓝色也称青色,是代表着天的颜色,象征生生不息的天道。祈年殿三层圆形攒尖屋顶,层层收缩上升,仿佛直冲云霄融入天幕,表现了上升的气势。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其实,乾隆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更换天坛的琉璃瓦颜色,原因在于,中国古典建筑对于颜色的使用是有着严格规定的。譬如帝王的宫殿屋顶大多是黄色琉璃瓦,皇宫内部也常使用金黄色,这是因为黄色是代表“中央”,被其他的颜色拥簇彰显着尊贵。然而,如今天坛屋顶颜色为蓝色和绿色,唯独不见黄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坛是用于祭天的建筑群,皇帝又自称为“天子”,为了表示对天的尊敬,在天坛里不适宜再使用代表尊贵的黄色。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此外,乾隆皇帝对嘉靖皇帝费尽心思建造的圜丘坛也不满意。除了感觉太小,在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十分拥挤之外,坛台上面的琉璃砖一到雨雪天气就变成了“溜冰场”, 皇帝和大臣必须小心翼翼地走在上面,不小心就会摔跟头,乾隆皇帝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清乾隆十四年,他下旨扩建,将不够结实的蓝色琉璃砖,改为了能够代表永恒长久的艾叶青石台面,并且修建了汉白玉柱和围栏。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不仅是中轴线上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天坛外面的坛墙也不能令乾隆皇帝满意。话说嘉靖皇帝当年虽将天坛的规模扩大了,但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外坛墙是用夯土筑成,乾隆皇帝感觉不好看、不雅观。他将原来夯土的外坛墙改用成砖包砌,使天坛从外面看起来更加的雄伟坚固。在天坛内还大量补种柏树,营造出深远静谧的空间氛围。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费利斯·比托1860年拍摄的烧毁前的祈年殿

但现如今的祈年殿,也不是乾隆时期修建的祈年殿,而是由光绪皇帝重新修建的。在公元1889年,祈年殿遭到雷击起火焚毁,据说当时殿内大柱是用沉香木做的,燃烧时清香的气味数里之外都可以闻到。翌年,光绪皇帝下旨重新建造祈年殿,但他用不起这么好的木料,使用的主要是松木。而且由于距离明朝建造的时间比较久远,没有图纸图样留下来,只能凭着老匠人们的记忆重建。对比照片可以发现,今日的祈年殿与原来的也有一点点不同,原来的更加瘦高,现在的祈年殿则更加敦实。

北京重修 1969年,北京重修天安门,工人揭开琉璃瓦后大叫:快点请求支援

下一期,我们将会为大家继续介绍天坛背后的故事,不要错过哦!

监制:张宁 廖慧宫辞

采访:刘洋

摄像:李伯玺

往期回看

趣说北京 | 老北京口中的“九坛八庙一口钟”其实有十一座坛

趣说北京 | 古代祭祀场所有讲究,天地日月可不能拜错了

趣说北京 | 天坛初建时承载着哪位皇帝的特殊使命?

趣说北京 | 同为皇家场所 天坛建筑都有哪些特点?

趣说北京| 建成百年后天坛被嘉靖皇帝重修,“花哨房顶”别有深意